《鲁味杂谈》融股宝
世人皆知齐鲁之地多豪杰,殊不知那灶台间的烟火气里,也藏着两千五百年的刀光剑影。每至黄昏,巷陌深处飘来的葱香与椒麻,总教人想起太史公笔下\"民以食为天\"的箴言。今且说些鲁菜掌故,权当佐餐闲话。
彼时孔圣人周游列国,车辙里想必也捎带着几坛子曲阜醢酱。这鲁菜源流融股宝,竟比秦汉的城墙还要古旧三分。庖厨们将\"食不厌精\"四字化作五十余般烹炒煎炸的功夫,灶台上演着比兵法还要精妙的阵仗。
胶东湾的渔火终年不熄,鲅鱼银鳞映着月色,对虾青甲顶着浪头,年复一年给陆地捎来百万担海味。那\"辣椒炒蛤蜊\"最是刁钻,红艳艳的辣子裹着白生生的蛤肉,活似关云长舞着青龙偃月刀——观者先惧三分辣意,入口方知其中真味。
济南城的老师傅做\"九转大肠\",非得将那肠段翻来覆去整治九回。看那肠衣在老汤里浮沉,倒叫人想起太史公受宫刑后著《史记》的韧劲。而\"全家福\"汤锅里沉浮的何止是鲍参翅肚,分明是山东人过年时挤在炕头上的团圆梦。
展开剩余43%最妙是那宴席阵仗:八凉八热列阵而来,煎饼油旋充当马前卒,八角花椒暗藏杀机。两时辰宴饮,吃得宾客汗流浃背,主人方觉尽了地主之谊。偏生那章丘大葱还要来抢风头,年产量十万斤,白生生的葱段插在煎饼里,活像齐桓公当年的令旗\"。
案上肴馔终有尽时,而滋味长留齿颊。愿诸君得尝此人间至味时,莫忘灶火传承之艰,举箸间自有一份对天地的敬畏。且以薄酒遥祝:但得鲁味三分解,平生饥馑不须愁。
发布于:山西省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